农科视窗(21)|一粒大豆的自述: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精华在人间

农村大众记者 陈建志
2022-04-14 09:25:41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我是一粒大豆,肤色浅黄,体型椭圆,体重约有0.2克。

我出生在中国北部边陲的黑龙江省,这里拥有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肥沃土壤,表层覆盖着厚厚的腐殖质,其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十分适合庄稼生长。因此,在这里长大的我,圆润饱满,富含营养。

去年秋天收获时,我和我的兄弟们——长在同一棵植株上的若干籽粒,因四处蹦跳被装入不同的袋子存至粮仓。其中,包括老二“豆乙”、老三“豆丙”、老四“豆丁”……没错,我叫“豆甲”。

大豆。

前些日子,我和我的兄弟们被来自山东省的经销商选中,乘坐大货车,跨越3000余里,来到齐鲁大地。

坐在车上,我翻来覆去思考一个问题:收获之前,我一直都在索取——向大地索取养分,向老天索取雨水,向太阳索取能量。为了我的茁壮成长,农民朋友浇水施肥、喷药除草,含辛茹苦,付出了大量汗水。我想:今后,我和我的兄弟们就可以为人类奉献出自己的营养,以及不为众人所知的神奇精华了。

科学家化验得知,我们大豆籽粒含有大约36%-40%的蛋白质、20%的脂肪、20%的碳水化合物,还含有钙、磷、铁、维生素、胡萝卜素、烟酸、异黄酮、皂甙、磷脂、核酸、多种酶以及粗纤维等。这些对人类都是有益的物质。

当然,我明白,要把这些营养和精华奉献给人类,仿佛凤凰涅槃,我必须遭受压榨之苦、萃取之痛,甚至粉身碎骨。

我们乘坐的大货车刚刚进入山东境内,闻知消息的大豆加工企业(户)便纷纷前来,要求花高价购买我们。看来,我们还颇受青睐呢!

眼瞅着,我的兄弟们陆续被购买、运走。接下来,根据对方的目的要求,对其赋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采用相应的工艺,开始不同的旅程——

豆腐。

据我所知,我的二弟“豆乙”和许多小伙伴挤在一条袋子里,被一位满身豆浆味的老板买走了,运往豆腐坊。经过水浸、磨浆、除渣、加热等工艺流程,体内的蛋白质就被打成了豆浆,即蛋白质胶体。然后,豆腐坊老板在上面点洒卤水。卤水是一种电解质溶液,它可以中和蛋白质胶体微粒表面吸附的离子的电荷,让大量的蛋白质分子凝聚成蛋白质凝胶,这就是白花花、软乎乎的豆腐。豆腐将进入家庭、饭店,供人们或炖或炒,一饱口福了。

来不及告别,我的三弟“豆丙”——一粒圆鼓鼓的大豆,和他的伙伴们就被送到一个普通的加工车间。经过压榨,上面浸出的液体是大豆油,剩余的渣,就是豆粕。大豆油被人们买去,用来炒菜、炸鱼、炸油条。豆粕虽“渣”,也有它独特的价值。作为原料之一,豆粕被送往饲料加工厂,与玉米和饲料添加剂等成分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起来,搅拌均匀,成了猪、鸡、鸭等畜禽的上好饲料。

我和我的四弟“豆丁”一直呆在一起,进入山东后,被运往禹城市,来到禹王集团。禹王集团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大豆深加工是它的主业和强项。

在车间里,四弟“豆丁”和一帮小伙伴经过加工,“脱”得光溜溜的,只剩下两片子叶了,经过软化压胚,它们都将改名叫“全脂豆片”,经过浸出工艺,获得低温食用豆粕、食用大豆粕和大豆油。

接下来,低温食用豆粕作为原料,除去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变身为大豆浓缩蛋白;再除去豆渣,变身为大豆分离蛋白。而豆渣,经过烘干超微粉碎,再经加工,就成了大豆膳食纤维。大豆分离蛋白,则又分为肉品类、素食类、饮品类等6大类30余种产品,广泛用于多种食品加工。

如今,在禹王集团,经过科技人员赋能之后,一粒大豆可以变身为100多种相关产品。

琳琅满目的大豆深加工产品。

我——“豆甲”,和“豆丁”分手后,经历了一段神奇旅程,目睹了脑洞大开的高科技现场。

我看到,在禹王集团的生产车间里,大豆深加工时会产生大量大豆乳清水。听说,以前乳清水往往被直接倾倒排放,这不但污染环境,还浪费宝贵资源,我的前任们都替人类感到可惜。后来,科研人员终于发现,乳清水里含有丰富的小分子活性物质!

禹王集团的科研人员采用新技术,从大豆乳清水中提取出一种淀粉酶——大豆β淀粉酶。与其它淀粉酶相比,大豆β淀粉酶具有多项优点,例如活性稳定、适温范围广、糖化作用均衡,可以用作高麦芽糖浆、啤酒、面包等生产的淀粉糖化剂。

科研人员从大豆乳清水中提取的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更为珍贵。人类都知道,糖尿病人为了降低体内血糖浓度,需要经常注射胰岛素,过程繁琐还须忍受针扎之苦。可否直接口服胰岛素呢?不行,因为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物质,如若口服,经过人体消化道时,会在胰蛋白酶催化下分解而失效。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SBTI)是制作胰岛素包衣的关键辅料。

果然,有科学家脑洞大开,另辟蹊径:给胰岛素穿上一件包衣不就可以免受消化道内胰蛋白酶的侵扰了吗?有了这样的崭新思路,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便派上了用场。它作为关键辅料,可以参与制作包衣,胰岛素“穿”上这种神奇包衣之后,糖尿病人口服即可,免除打针之痛苦,且安全有效。

经过试验,每吨大豆可提取1公斤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在美国市场上同类产品,每克售价高达750美元。

体验了这些令人称奇的高科技,我——一粒来自黑龙江黑土地的大豆,已经粉身碎骨了。

后人专门为我赋诗一首,赞曰:

千变万化进车间,压榨萃取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精华作贡献。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陈建志

往期回顾,点击阅读:

农科视窗(1)|“海水稻”价值几何?来看看耐盐碱水稻育种的山东实践

农科视窗(2)|一棵野草与小麦杂交成功,为何赢得院士们点赞?

农科视窗(3)|除了“瓜奶奶”吴明珠院士选育的瓜,你还吃过哪些瓜

农科视窗(4)|非洲西来瓜,硕果遍华夏,山东设施栽培技术辐射全国

农科视窗(5)|小小艾草,竟成就一个大产业

农科视窗(6)|杂交马铃薯问世!揭秘背后创新故事

农科视窗(7)|神奇“剪刀”咔嚓一下,世界首例香味玉米山东问世

农科视窗(8)|一项成果改变一个产业,由田间直收籽粒想到紧凑型玉米

农科视窗(9)|实施“搭桥手术”,老树焕发青春

农科视窗(10)|植物基因编辑:改良作物惠民生

农科视窗(11)| 糯、紫、黑、蓝…特殊用途小麦品种“特”在哪?

农科视窗(12)|一棵大豆何以触动国人神经,兼谈大豆的前世今生

农科视窗(13)|农科院专家谈麦田管理:赶紧镇压划锄,暂时不要浇水追肥

农科视窗(14)|能做爆玉米花的,可不是普通玉米粒

农科视窗(15)|造个机器人摘苹果究竟有多难,兼谈机器人简史

农科视窗(16)|“我看到一只躲在地下冬眠的刺猬!”惊蛰时节话冬眠

农科视窗(17)|全国大豆高产竞赛,亩产多少能夺冠?

农科视窗(18)|最早的家禽,是鸡、鸭,还是鹅?

农科视窗(19)|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农科视窗(20)|长在树上的蔬菜

责任编辑:段书强    
立即打开 扎根基层 三农挚友 第一时间阅读农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