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视窗(10)|植物基因编辑:改良作物惠民生

农村大众记者 陈建志
2022-01-06 11:30:00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你吃过香味玉米吗?

世界上首例香味玉米,是舜丰基因编辑研究院王飞博士团队创制的。

几天前,大众报业·农村大众报记者到济南市长清区创新谷,采访王飞博士,他拿出几个香味玉米的果穗。看其外观,这果穗并无奇特之处:个头不大,籽粒或黄或紫,或黄紫相间,倒是十分耐看。

这是一种适合鲜食的糯玉米,煮熟了,可以闻到淡淡的香味。王飞提醒说,“与众不同,这是植物基因编辑的产物。”

舜丰基因编辑研究院创制的香味玉米的果穗。(王飞供图)

01

什么是植物基因编辑?

我们知道,在报社、杂志社,有个岗位叫文字编辑。他们的日常工作是,从收到的大量来稿中,选出基本符合要求的稿件,进行修改、润色,比如删除多余的字词句,添加个别字词句,替换部分字词,使之变成一篇文辞优美的文章。

王飞博士介绍,伴随科技的飞速发展,如今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高科技公司,出现了一个类似报社、杂志社编辑的新行当——植物基因“编辑”。

他所供职的舜丰基因编辑研究院,就有200余名植物基因编辑工作者。这个由院士领衔、海内外生命科学领域高层次专家等优秀人才组成的研发团队,目前正在以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研发平台为依托,不懈探索。

他们的职责,类似报社、杂志社的文字编辑。其区别在于,他们负责“修改”的对象不是稿件,而是植物,使用的工具不是计算机键盘或者笔,而是基因“剪刀”。

植物基因编辑工作者在做实验。(舜丰生物供图)

02

基因“剪刀”如何发挥神奇作用

目前,世界上被人们熟知的基因“剪刀”,名为CRISPR-Cas9,是2012年发明的。发明者是两位女科学家,一位是法国人埃玛纽埃尔·沙尔庞捷,另一位是美国人珍妮弗·杜德纳。

以此为核心形成的基因编辑技术,或者叫基因组编辑技术,堪称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项颠覆性、革命性的技术。2015年,它入选世界“十大科技突破”。2020年12月,上述两位科学家因此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舜丰基因编辑研究院在此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研发出中国自己的基因“剪刀”——CRISPR-Cas12i和CRISPR-Cas12j,2021年4月获得专利授权。

我们在学习遗传学时知道,每种生物都蕴含特定的一组基因,称之为基因组。这些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新陈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概括为一句话,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比如玉米的高矮、产量的高低、是否抗倒伏等等。当然,生物性状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这把基因“剪刀”的神奇之处在于,科研人员挥动它,可以精确地定位某种生物的基因组的某一位点,然后插入某个基因,或者敲除某个基因,或者定点突变使某个基因失活。

经过基因“剪刀”如此编辑、修改之后,这种生物的基因组就发生了变化,由其控制的性状随之变化。

法国科学家埃玛纽埃尔·沙尔庞捷和美国科学家珍妮弗·杜德纳,因发明基因“剪刀”而获得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

03

改良作物惠及百姓生活

通常,作为科研人员的植物基因编辑工作者先设定一个目标,是增加作物的产量,还是提升其品质,还是增强其抗旱能力,然后用基因“剪刀”对其基因组实施编辑、修改。

之后,科研人员把这些作物放到“快速育种植物工厂”里,进行培育。

虽然时值隆冬,室外寒风刺骨,大众报业·农村大众报记者走进创新谷的“快速育种植物工厂”,却感觉到这里温暖如春,温度高低、湿度大小适宜,光照也很充足。王飞博士说,这座工厂的调控高度自动化,光照强弱、温度高低、湿度大小、二氧化碳浓度高低等条件都是自动调节的。

穿行在工厂的一个个“车间”里,看到了经过基因编辑的多姿多彩的作物:

——以培育高产优质绿色的新品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培育的高产水稻、株高在5%-50%范围内精准矮化的抗倒伏高产玉米等主粮作物;

——以满足农产品加工业需求为目标,创制的淀粉品质改良的玉米、水稻、马铃薯等特色专用种质,包括香味玉米新种质;

——以精准调控营养成分为目标,创制的维生素C含量超过猕猴桃的生菜、油酸含量从20%提高到80%的高油酸大豆等高附加值新品系。

运用基因编辑选育的富含维生素C的生菜。(舜丰生物供图)

运用基因编辑技术选育的高油酸大豆幼苗 。(舜丰生物供图)

王飞博士介绍,在不久的将来,“快速育种植物工厂”中的这些新奇的作物,将走进大田,大量生产,惠及百姓生活。

——到那时,如果你身体缺乏维生素C,无需服用药片,只要吃几棵富含维生素C的生菜即可。维生素C作为人体必需的一种维生素,是一种高效的抗氧化剂,防治皮肤衰老,增强免疫力。

——富含γ-氨基丁酸的西红柿,也是植物基因编辑的产物。常吃这种西红柿,可以补充γ-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参与大脑新陈代谢,改善记忆,有助于减少焦虑;还能促进血管扩张,降低血压。

——常吃高油酸大豆,可以软化血管,避免血管硬化而出现心脏病、脑梗、高血压等疾病,还能降低体内的有害胆固醇,有效预防癌症,提高睡眠质量。

运用基因编辑技术选育的富含γ-氨基丁酸(GABA)的西红柿。(舜丰生物供图)

总之,借助基因“剪刀”,采用基因编辑的方式,可以顺遂人愿、精准改变作物自身的基因,对作物性状进行改良,培育新的作物品种。

结束采访,走出创新谷,心中充满期待——期待植物基因编辑们创造更多成果,期待这些成果早日产业化,走出实验室,迈向田野,推广种植,所得产品丰富百姓的菜篮子和果盘子。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报记者 陈建志

 

往期回顾,点击阅读:

农科视窗(1)|“海水稻”价值几何?来看看耐盐碱水稻育种的山东实践

农科视窗(2)|一棵野草与小麦杂交成功,为何赢得院士们点赞?

农科视窗(3)|除了“瓜奶奶”吴明珠院士选育的瓜,你还吃过哪些瓜

农科视窗(4)|非洲西来瓜,硕果遍华夏,山东设施栽培技术辐射全国

农科视窗(5)|小小艾草,竟成就一个大产业

农科视窗(6)|杂交马铃薯问世!揭秘背后创新故事

农科视窗(7)|神奇“剪刀”咔嚓一下,世界首例香味玉米山东问世

农科视窗(8)|一项成果改变一个产业,由田间直收籽粒想到紧凑型玉米

农科视窗(9)|实施“搭桥手术”,老树焕发青春

责任编辑:段书强    
立即打开 扎根基层 三农挚友 第一时间阅读农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