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春阶乡野小说《芝镇说(第三部)》连载之(135)|公冶维棋的大有农场颠覆了我对农业的概念

2023-10-30 11:20:43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逄春阶

第十章 “七公主”·芝镇

公冶维棋的大有农场颠覆了我对农业的概念

研究陈珂,是公冶垂建对英雄的致敬。他最早知道陈珂,是七岁上学时,清明祭扫烈士墓,到陈珂革命烈士墓前敬献花圈。但是,当时印象不深刻,直到他上了大学,翻看家谱,翻到了我爷爷公冶祥仁跟陈珂交往的记载,又看到了《壮士陈珂诔并序》,才下了写《陈珂传》的决心。

公冶垂建领着朱琳琳来到他家的农场。在农具仓库里,“七公主”第一次见到花生联合收获机、玉米收获机、开沟机、大蒜播种机、无人机、机器人……她这个十年前学农的大学生,被眼前的一切震撼了。

更让朱琳琳惊讶的是,农场承接了“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小麦播种时,采用从意大利进口的驱动耙式播种机,播种质量十分稳定;后期管理,充分利用水肥一体化设备,既保证了小麦水肥的供应,又节约了成本。虽然开春后经历了两次倒春寒,但200多亩的项目地块,亩产仍达到了808.33公斤。“农场的地力条件不是很好,能有这个产量,我都有些不相信,周围农民更不相信。”公冶维棋说。这个消息上了《农村大众》的头版头条。

也就是这年,大学毕业考入省文旅厅的公冶垂建,硬让他爹公冶维棋给拽了回来。

说说我的侄子公冶维棋吧。

他是大有庄第一个拖拉机手,脑袋瓜灵活,从小爱摆弄机器,连在浯河边玩泥巴,都能玩出花样。他用砖头和泥巴做了一个抽水机模型,抽水管子用的是方瓜叶子的梗儿。1971年,村里购买了第一辆拖拉机,他缠着村支书要开,白天黑夜都黏上了拖拉机,最终让他开上了。他开着红色拖拉机在大有庄的田野上奔驰,可神气了。两年后,我三哥公冶德咨领办滤芯厂,渠邱县委书记听说了,专门带队到大有庄考察,特批了一辆130汽车,谁来开呢?在四名拖拉机驾驶员中,公冶维棋优秀,驾车安全,也爱护车辆,而且一点就通,灵透。除了开车,在业务方面也是一个很好的助手。我三哥力荐公冶维棋开车。公冶维棋也争气,两个月后顺利拿到驾驶证正式上岗。三年后,辞职到芝镇开了汽修厂,又三年,开了芝镇第一家人造花厂。公冶维棋赚下了第一笔钱。他还跟人合伙开过一个煤矿,不过后来没赚到钱。

2012年底,我五哥公冶德兰把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拿给他,让他好好看看。他仔细看完,发现了文件中一个提法“发展家庭农场”,眼睛一下子亮了。他给我五哥交换了意见,我五哥说:“对呀!咱是土命,还得在土上做文章。”我五哥和他分析,觉得这是个重大商机,如今,单个农户地不好种,天旱时没办法浇水,涝了也没地方排,而且种地还是老模式,既费工费时,又出不来产量。于是,他决定回到大有庄,当年就流转土地一千亩,第二年流转到两千亩,第三年流转到三千亩。公冶维棋种地非常讲究:先后引进了测土配方施肥、全自动节水灌溉、自走式农药喷洒、机械化粮食烘干、秸秆还田等先进技术,农药、肥料综合利用率大大提高,粮食产量连年稳产高产。

公冶维棋的大有农场颠覆了我对农业的概念。我脑子里,农业是小农业,是手工的,散落的,而我侄子做的是“大农业”,是现代的,规模的,代表了一种方向,一种大趋势。而这个“大”,像吸铁石一样吸住了“七公主”。

我侄孙“一泓清碧”公冶垂建和“七公主”朱琳琳成为一家人,是我不曾想到的。去年春节,我们坐在一起喝酒聊天。我问起这个问题。朱琳琳大大方方地说:“我来回答公冶记者的提问。”

朱琳琳站起来,拿着啤酒瓶子当话筒微笑着说:“那是一个傍晚,在农场的仓库里,一只黑色的斑鸠在仓库顶上盘旋着。一泓清碧考我:‘为什么叫斑鸠?’答:‘不知。’一泓清碧自己回答:‘上午是半斤,下午是九两。所以叫斑鸠。下午肚子里有粮食了嘛。’我答:‘有道理。’我们从仓库出来,月亮已经出来。站在院子里,一泓清碧先生忽然压低了声音,凑在我耳边问:‘你七爷爷陈珂就义时多大岁数?’我答:‘32岁!’他又问:‘你现在多大岁数?’我答:‘请注意修养,不问女士年龄。’他自问自答:‘我,32岁!’我不知怎么糊里糊涂地说了一句:‘这么巧。我也32岁。’他看了我一眼,我看了他一眼,我忽然心头一动,不知哪根神经被触碰了。婚姻就这么定了。公冶记者,我回答的可以吗?”

朱琳琳一伸舌头,朝我微微一笑。

长按识别小程序购买《芝镇说》(第二部)(第一部)

点击查看《芝镇说》第一部、第二部连载

责任编辑:刘雯    
立即打开 扎根基层 三农挚友 第一时间阅读农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