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档升级看麦收·良库|探寻山东小麦减损归仓之旅

农村大众记者 陈茹
2023-06-19 13:40:19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当前,全省6000余万亩小麦收获进入尾声,夏粮收购陆续开始。

从田间收获,到入库存储,在夏粮丰收的链条上,各个环节都在力争降损减耗,而如何让归仓的小麦“平稳度日”成为压轴大戏。

近期,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调研我省多地粮仓,探寻山东粮库是如何在保证粮食品质的前提下,将粮食储存周期综合损耗率控制在0.42%以下。

鲁粮集团鲁中粮库。

01入库:粮食管理智能升级,售粮车辆“一卡畅行”

6月15日早7点,在鲁粮集团鲁中粮库(以下简称“鲁中粮库”)的入口处,自动查验设备对售粮车辆逐个进行登记,并发放“一卡通”,载满夏粮的车辆持卡有序进库。

“登记取号、扦样检验、过磅称重、卸粮付款……售粮人只需用一张卡就可以快速办理全部流程。”鲁中粮库仓储部经理王兴周说。

进入粮库后,运粮车迎面而来的第一道程序,就是为小麦“体检”。数米高的全自动扦样机,伸展着机械臂,在粮车内随机选取8个点位,采集抽检样品,检测小麦的容重、水分、杂质、不完善粒等内在指标。“体检”结果合格后,售粮车即可过磅称重。

鲁中粮库的全自动扦样机在粮车内随机选取8个点位,采集抽检样品。

自动化、机械化不只在扦样环节,卸粮入库也实现了机械作业。在山东省巨野粮食储备库,仓容达6000吨的粮食清理中心内,可升降的液压板,将运粮车的车头一侧缓缓抬起,打开车斗门,小麦顺势流入清理中心。

“液压板的升降角度可通过遥控自行调节,相比于原来的人工扒粮省时省力。现在一车40吨左右的粮食,约10分钟就能完成卸车。”山东省巨野粮食储备库主任毕连君介绍,不单是卸车,粮食入仓前的除尘、清理和输送也同样高质高效。

在山东省巨野粮食粮食储备库的清理中心,一车40吨左右的粮食,约10分钟就能完成卸车。

小麦卸车的瞬间尘土四起,而当清理中心的门缓缓关上时,灰尘渐渐被隔绝在内。“这处粮食清理中心高效环保,可实现全封闭式的除尘、清理作业,从源头解决了粉尘污染问题。”毕连君说,清理中心还可实现粮食快速烘干作业。

“我们利用热风机的原理,在清理中心的立筒仓底部的粮食输送管道,加设了机械通风装置,可对仓内的粮食进行机械通风、加温通风,准确调控粮食的温度、湿度。在同等数量的前提下,这种烘干方式要比普通烘干机的效率高7-8倍。”毕连君手持遥控,将清理完成的小麦传送到运输车中,送其入库储存。

自此,经过筛选后的小麦,就完成了入库之旅。

02储存:科技“锁鲜”,粮仓内处处暗藏玄机

小麦归仓后,又是如何保存的呢?记者跟随鲁中粮库保管员徐仁礼的脚步寻求答案。

沿着高大平房仓外部的侧梯登上仓门,走进仓内,一股谷物特有的香醇和凉爽的气息扑面而来。当天,潍坊室外气温超30℃,但粮仓内部却依旧是“空调天”,清凉舒爽。

鲁中粮库的粮仓内,凉爽的气息扑面而来。

眼前巨大的仓库内平整铺开的,就是这里的主角——小麦。

明明是炎炎夏日,可粮仓内为何如此凉爽?据介绍,准低温的储粮方式,可以有效延缓小麦“衰老”,保证小麦的营养和新鲜度,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但要实现准低温,背后的技术可不简单。

“仓内的清凉,得益于仓房安装的内环流控温系统。我们利用粮食的导热性低的特点,将冬天的低温借到夏天来使用。科学储粮的同时,能耗也大幅降低。”王兴周进一步解释说,冬季时将仓内粮温降至5℃左右,夏季6月气温上涨,仓房启动内环流系统,利用粮芯的低温,可将仓内粮食的最高温度控制在25℃以下。有效延缓了表层和周边小麦的“衰老”速度,并抑制害虫生长,大大提高了储粮的安全系数。

“这是去年6月入库的小麦,虽然经过了一年的存放,但外观和手感与新收割的小麦无异。”王兴周捧起一把小麦,只见麦粒颗颗饱满,色泽鲜亮。

在鲁中粮库的粮仓内,小麦颗颗饱满,色泽鲜亮。

据王兴周介绍,从近几年小麦出库损耗情况来看,通风时小麦水分的减量是造成储藏损耗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机械通风过程中保水就成了储粮控损减耗的关键。

“降温通风时,我们用固定在仓房上的小风量的轴流风机进行负压式通风,将仓房的门窗用塑料薄膜密封,只开启仓房下面的地上笼通风口进风,风以上行方式穿过粮堆,最大限度减少小麦失水的同时,也能充分进行热量交换,使得降温更均匀。”王兴周说,如今鲁中粮库储备粮宜存率常年保持在100%,储备粮轮换损耗连续3年控制在3‰左右。

据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仓储与产业处副处长吴高峻介绍,目前全省运用机械通风、电子测温、环流熏蒸三项储粮新技术的粮仓已达2400万吨以上,储粮宜存率稳定在100%,可确保储存的粮食保质保鲜。

03监管:大数据“值守”,粮仓装上“千里眼”

“锁鲜”储存之外,粮情实时监测也不容马虎。

库区的每一个仓房,仓房内的每一粒粮食,温湿度的变化如何?是否发生虫害?是否进行通风、熏蒸等作业……在鲁中粮库的粮库业务管理信息系统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库区内的每一个仓房都均匀的分布着数百个传感器。通过这些传感器可以将实时数据传输至后台系统,在电脑前就能远程查看粮食温度、湿度等。” 王兴周说。

鲁中粮库的技术人员在电脑前远程查看粮食温度、湿度等。

吴高峻介绍,多年来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不断推进粮食信息化建设,目前通过粮库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实时监测温度、湿度等数据,还可以查看全省所有粮库的粮食储存情况,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粮库仓内、仓外实况,成为名副其实的粮库管理“千里眼”。

在临沂市地方储备粮油管理有限公司的库区,每个粮仓内都装有全方位监控系统。“高清摄像头可将仓内图像放大23倍,每一粒粮食状态如何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临沂市地方储备粮油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起说。随着工作人员的演示,饱满的小麦跃然于“屏”上,每颗粮食都“粒粒在目”。

随着临沂市地方储备粮油管理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演示,饱满的小麦跃然于“屏”上,每颗粮食都“粒粒在目”。

“通过安装在库区、仓内的高清摄像机,我们可以24小时查看粮库仓内、仓外实况,并将截取的视频流、抓拍的图片进行大数据分析、对比。若出现异常情况,我们会立即推送到山东省粮食流通管理云平台,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莒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主任解廷涛说。

然而山东粮库中的“黑科技”还远不止于此。

在鲁中粮库粮仓信息管理中心,信息技术员宋帅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电脑屏幕,“为了加强安全储粮,我们联合科研院校,进行多参数粮情预警系统的研发。”预警系统可通过对粮情数据的综合处理分析,预测粮情变化趋势,准确定位粮堆内出现异常粮情的位置。

预警系统可准确定位粮堆内出现异常粮情的位置。

“现在,有了大数据‘值守’,我们坐在办公室就能知道粮情的数据和变化趋势。”徐仁礼说,仓内一有异常,系统就会发出警报,推送异常粮情。保管员可以第一时间得知异常点,进仓检查,分析原因后进行针对性的处置。“这是以往人力测量所不能实现的。”

此外,在全省统一的粮库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鲁中粮库进一步完善各模块数据。据介绍,每一车粮食自打进入粮库,就建立了一份电子档案。粮食来源、入库质量、入库价格、查仓次数、通风时间等信息,全部留痕。实现了粮食从入库到出库,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及“透明”监管。

据吴高峻介绍,近年来,山东大力推广绿色低温储粮,广泛应用“四合一”储粮新技术,减少损失损耗,保持粮食品质。2022年,我省计划投入23亿元,支持绿色仓储、节粮减损等六大提升行动,目前已完成投资4.7亿元,绿色仓储升级改造完成仓容49.05万吨,新建扩建储备库完成仓容40.11万吨。

下一步,我省将持续深入推进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推动粮食仓房升级改造和高标准粮仓建设,逐步构建“规模适当、布局合理、仓房完好、设施配套”的政府储备节粮减损仓储设施体系。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陈茹 通讯员 张宗慧 蒋晨曦

责任编辑:刘雯    
立即打开 扎根基层 三农挚友 第一时间阅读农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