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众记者 陈茹
2023-06-12 16:56:07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兔博士、牛博士、葡萄专家……3年来,在郓城、招远、费县这三个“三个突破”战略的示范县,正活跃着一批高层次人才。
“三个突破”战略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提出的一项计划,即利用3年时间,选派300名科研人员,在我省东、中、西部分别选择招远、费县、郓城这3个县(市),创新实施“三个突破”战略示范县,打造乡村振兴科技引领型齐鲁样板。
3年间,山东省农科院先后选派了97个创新团队、543名科技特派员,到“三个突破”战略示范县挂职服务,建设利益共同体、科创联合体、农科专家工作室等各类载体400余个,落地项目597项,新增经济效益40多亿元。
“科技帮、合伙干、产业兴、农民富”,通过院、地多元要素“合伙”,省农科院创新实施“乡村振兴科技合伙人”新路子。机制的创新,使得科研人员深深扎根一线,解决了以往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的单一、浅表问题,将传统农技推广的“我给你”转变为“我合你”,将科研“独唱”转变为政产学研金服用“大合唱”。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增富、企业增利的目标。
经过三年的深度实践,“合伙”制度初见成效,“共赢”机制开花结果。其中,费县正宇兔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宇兔业”)正是受益者。
费县是家兔养殖传统大县,而作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正宇兔业,却被诸多技术问题制约着发展。变化发生在2020年8月,山东省农科院选派畜牧兽医研究所“兔博士”刘公言挂职正宇兔业公司科技副总。
刘公言(右一)走访家兔养殖户。
“刘公言博士挂职后,不仅为公司引进了母兔同期发情、人工授精、高效饲养、智慧化管理等新技术,还开拓了公司经营思路,将兔耳、兔爪、兔内脏等人不愿意吃的屠宰下脚料,制成了宠物喜爱的高端食品。兔副产品也因此身价倍增,由原来的每吨300-500元提高至7500-8000元。”正宇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鹏说。
刘公言(左一)在正宇兔业开展肉兔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研发试验。
如今,沂蒙山区的家兔养殖业,已形成了“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养殖户”的新模式。省农科院提供技术,正宇兔业向养殖户统一提供种兔、饲料、养殖技术、防疫方案等,并回收商品兔统一加工、售卖。此举惠及费县、蒙阴、沂源、平邑、莒南、沂水等沂蒙山区的892个家兔养殖户,平均每年每户增加纯收入9万元。
山东省农科院葡萄研究院的葡萄专家张庆田,为费县费城街道的葡萄种植户量身打造了葡萄高标准种植方案。从选种新品种“阳光玫瑰”,到为葡萄“撑伞”的避雨栽培新技术,张庆田为农户们提供全程的技术指导。
张庆田(右一)为农户们提供全程的技术指导。
2年多的时间,张庆田将费城街道桢翊家庭农场亩产值3000-4000元的“赔钱葡萄园”,转变为亩产值突破10万元的精品葡萄园。“现在园里的葡萄精果率达到90%,化肥和农药减少30%,产值翻了将近20倍!”桢翊家庭农场负责人乔广海说。
张庆田在费县开办了首期乡村夜校,指导果农葡萄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农户们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张庆田在费县开办了首期乡村夜校,让农民白天干活、晚上充电两不误,将农民培养成“土专家”。在郓城,山东省农科院联合郓城县政府及农技推广部门建成“县乡村”三级乡村夜校体系。
不仅农户、企业获利,科研人员也从生产一线找到了研究方向。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牛博士”姜富贵入职不久就赶上了“三个突破”挂职,“从实验室的‘象牙塔’走到生产一线,把学问做到田间地头,才真正找到了感觉。”白天转牛场,晚上查文献,他发现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是肉牛产业的普遍问题和突出问题,但国内少有关注。姜富贵一扫此前对科研方向的迷茫,成功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现在相关成果已在郓城得到推广应用。
3年间,山东省农科院初步探索了10种“乡村振兴科技合伙人”的单体模式,包括“专家+农民”利益共同体模式、“链长制”模式、科教兴村模式、“三田合一”模式、“党组织+专家+合作社”模式等。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陈茹 通讯员 李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