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众记者 边良 刘晓续
2022-07-04 16:49:04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夏至已过,小暑未至。雨后碧空如洗,岭间白云朵朵。在新泰,沿乡村公路前行,一座座青山次第而来,一段熟悉的旋律不由得在耳畔打转……
老区之于人的感受,大概有相通之处。当年,华野司令员陈毅正是在新泰市龙廷镇,坐镇指挥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
一路红色记忆,行至山路将近,一处村落现于岭间——老瓜峪,到了!
中共新泰县第一次代表大会纪念馆坐落在老瓜峪村初心广场上。
村口,一段渡槽跨越巨变了的时空,上面十个红艳艳的大字“红色的土地 革命的摇篮”,骄傲地吐露出山乡荣光。
是的,在那时的峥嵘岁月,这处山沟里召开了一次“历史性会议”——中国共产党新泰县第一次代表大会。
坐在中共新泰县第一次代表大会纪念馆的门廊下,68岁的老村主任刘财元慢慢把红色的故事讲。
那是一个秋天,共产党人高启云等来到老瓜峪准备“开会”。
用刘财元的话,应该是看中了这里的有利地形。从外面向老瓜峪的方向前行,不到近前,很难发现这处村庄。
村中沿河有一条窄窄的小道,并不引人注意。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开会的代表可以迅速从这条小道撤离,转往北山的太公峪村。
1939年10月,中国共产党新泰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七区(现龙廷镇)老瓜峪举行。大会总结了抗战两年来的工作,通过了《今后任务的决议》,第一次通过选举产生了中共新泰县委。时年25岁的高启云当选新泰县委书记。40年后,他曾出任山东省委书记,至1983年离职休养。
由此,老瓜峪成为“红色的土地”“革命的摇篮”。
手提鞋子
“当年开会的胡家老宅,已改建为今天的纪念馆。”老瓜峪村党支部书记胡国廷介绍,高启云当时住在会址北邻的任家。1985年,离休后的高启云曾专程到老瓜峪看望当年的老房东任玉泉。
任玉泉的儿子任学卫,今年已经69岁。他与刘财元,见证了彼此的岁月。
1997年,刘财元首次进入村委会;1999年入党、第一次当选村委会主任;2011年再任村委会主任,直到2021年卸任。
刘财元慢慢把红色的故事讲。
“路也不行,水也不行,方方面面都差。”说起头些年的情况,刘财元首先提到的是交通问题。
20世纪90年代,老瓜峪村没有柏油路与外界通连。“下了雨,根本出不去。”他缓缓说道,“一脚下去,路上的泥窝子能把鞋给扒下来。”
“如果骑自行车,挡泥板就被泥块塞得紧绷绷的。”胡国廷补充道。路不行,村民们手里有点农副产品,也很难变成钱。去集市上卖点东西、买点东西,赶上雨天,不得不提着鞋子赶路。
样子狼狈的背后,是紧紧巴巴的日子。“基本温饱是解决了,但碰上点事就免不了得借钱。”刘财元说,那个时候,村民们普遍过着“愁钱花”的日子。
筑坝修路
胡国廷,1969年生人,老瓜峪村党支部书记。初中毕业后,他在新汶肉联厂干上了临时工。“几年下来挣了点钱。”胡国廷一笑,“然后就回村成了亲。”
那些年,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他也一直在努力奔跑。去陕西挖过煤,开拖拉机给工地送过货,也种过大棚菜。
在岁月的磨砺下,怀揣梦想的少年成长为讷言实干的汉子。
2011年3月,42岁的胡国廷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不过,山村的领头雁不好当,头三脚也不好踢。
“那个时候,市里提出农业结构产业调整,提倡山区发展林果。”他回忆,2011年冬天,村里购买了苹果树苗,给各家各户栽上了。可是,有的农户悄悄把刚种上的树苗给拔了。
“山上缺水!”胡国廷等村“两委”一班人自然了解“拔树苗”的原因。他们下决心争取资金支持来解决水的问题。2012年,泉子峪水库启动建设。
“那里有一股泉水,天再旱也不会干。”他解释说,“建坝蓄水,干就干个好的!放了炮,开挖出来,库底还下了钢筋。”
功夫不负有心人。坝建得很牢,滴水不漏。工程接续干了三期,2018年建成了现在的规模,泉子峪水库蓄水量与村里原有的小二型水库相当。
灌溉用水的路越走越宽,林果运输的路也展平拓宽。借助“四好农村路”建设之东风,崭新的上山道路也在谋划建设。2020年,3公里长、6米半宽的转山路建设完工。
“原先小型的机动三轮也上不去,现在大车可以直接开到地头上,水果直接装车,大大方便了水果运输。”胡国廷说。
在这之前,出村道路多次整修。“2007年硬化升级后,真正改变了交通状况。”胡国廷表示,2021年实施“户户通”工程,村庄的交通再升级。
老瓜峪村初心广场一角。
少年追梦
“要想富,先修路。”种大棚菜的胡英文说,“路好了,咱能方便地把菜外运,收菜的客商也能方便地进来。”
胡英文,1981年生人。初中毕业后,他考上了中专,2001年毕业后在泰安的一家企业干了一年数控机床,然后去了淄博打工。
2005年结婚,有了儿子之后,2006年,他回到村里种大棚菜。结婚之后、种菜之前,胡英文经历过迷茫。因为没想好以后干啥,小日子“紧巴又拧巴”。
那一年,也许是胡英文这个小字辈“愁钱花”的日子,也是他成长中值得记忆的片段。
山村平地少,不可能大面积连片。他盖大棚的地,是从别人那里租过来的。一亩二分,主要种芸豆和西红柿,每年的种菜收入在5万元上下。
此外,他还有270多棵大樱桃。因为果树还不到盛果期,这一块一年也就收入一两万元。
应当说,村子不缺水、路畅通,帮助了这位年轻人一路追梦前行。
胡英文的儿子今年17岁,马上要升高二了。回想自己上学的时候,胡英文感叹“跟现在没法比”。
1992年,上小学五年级的胡英文学会了骑自行车。这是在为到龙廷镇初中读书做准备。
老瓜峪距离镇上的初中将近10里路,当年路上很少见到汽车。12岁的少年骑上大金鹿,感觉很拉风。
与胡英文同龄的任道来,是任学卫的儿子。初中毕业后,他干了几年的电气焊,后来买了村里第一辆货车,在工地上拉活儿,慢慢干成了包工头。
聊聊健康
能干、会干,大概是任道来从老一辈身上继承过来的。
任学卫跟老伴都是勤快人,他自己从小还学了一手织布手艺。许多年以来,两人努力劳作挣光景。对于“愁钱花”的日子,任学卫跟刘财元有着相似的记忆。
“孩子结婚、家里盖房子、家里人有个小病小灾的时候,往往需要借钱。”他说,“以前老伴去赶集,钱得算计着花,现在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关键是“能拿得出钱来”。任学卫哈哈大笑着,红润的脸上堆起皱纹。
“现在,一般没有找人借钱的了。”刘财元插话道,“东西不缺,闲钱也不缺,过的是享福的日子。”
事实上,刘财元和老哥们的享福人生已跨过“不愁钱花”。“再有钱不如有个好身体!”他说,“大家凑一块不讲究钱的事了,喜欢说说健康的事了。”
种果树、养养羊、种种地,日常生活、人情开销也就够了;再打打工,就是纯攒钱了。这是老瓜峪村民今天的小日子。刘财元老两口有三四亩地,一年收入两万多元。“都是自己干,支出项不多。”他说。
“村里把电机放在水库边上,谁家浇水,只交电费。”胡国廷解释道,“村里建有一个小二型水库、六个塘坝,用水不愁。”
37岁的村民胡英刚坦言:“如果不是筑坝蓄水,种果树的事儿想也不用想。”
“没错!以前岭上光秃秃的,现在都是果树。”任学卫感同身受,“有了水、修了路,一切就都好了。”
像他这个年纪的村民,基本上用上了机动三轮。开着车子上山干活,“不用再担着、推着了”。
任学卫哈哈大笑着,红润的脸上堆起皱纹。
父子之间
车辆不再只是生产工具,也成为村民日常生活的“代步”。
“村里一多半人家买了小汽车。”刘财元说,他家儿子也买了一辆。儿子今年34岁,在市里的4S店从事汽车修理工作。5年前,小伙子就买上了车。刘财元不认得是啥牌子的,他只管坐车。
“他能买个啥好车?”老人家打着哈哈,脸上堆起笑的纹路,沟壑之间藏的全是一位父亲的骄傲。
经济社会发展快得让人不敢想。村里的老人直说:谁曾想过农村人有一天会自己买小汽车坐!
曾在北京闯荡的胡英刚,2012年就买了一辆商务车,方便给超市送货;2019年,换了一辆轿车。 现在,他的果园里有800棵樱桃树、200棵杏树。由于挂果初期的小树差不多占一半,目前一年收入五六万元。“果树管理每年也就占用三四个月时间。”胡英刚说,“其余时间就外出打工,月收入也能有七八千元。”
他很努力地生活,就是希望能供着两个孩子,在求学路上能走多远走多远。胡英文两口子也是差不多的想法。
2021年,胡英文的儿子要去新泰一中读高中,为了方便接送,他跟媳妇一合计,买辆小轿车吧。
胡英文之前没急着买车,是考虑到停车问题。2021年,村里的初心广场完工,儿子考上了新泰一中,他买了车……这一切刚刚好!
雁过留声
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期盼也是规律。当然,每一代人都要做最好的自己。
村干部干了多年,胡国廷、刘财元等人凭的是“实在”二字——实实在在给老百姓办事。建坝、修路、架电、通自来水……这些年的民生事,桩桩件件没少了他们的身影。
“对得住老少爷们儿,对得住自己!”刘财元说,“问心无愧。”
胡国廷干村党支部书记前,已经种了多年大棚菜,每年收入几万元。“干了村支书,实在忙不过来,大棚菜就不种了。”他说,“不管干什么,如果干不好,自己心里就过意不去。”
如今,当年种大棚菜的地里生长着桃树。从菜到桃,一年少收入3万元。合适吗?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他缓缓地说,“干啥说啥,当了村干部,就得多上心。”
不过,想干事就难免得罪人。刘财元提到,当初修转山路要占用部分村民的地,做工作就颇费周折。
“具体操作都是按流程来的,方案也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了。”胡国廷表示,庄稼人心疼自家的地,是人之常情;从长远看,路必须要修。
如今路通了,靠路的林地反而有了优势。果农们将收获的水果装箱后放在路边,货车来了装上就走——省力又省心!曾经的内心纠结在马达轰鸣声中化作了脸上的笑容。
每次打工归来,胡英刚都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陪陪爷爷奶奶。爷爷胡正田,今年82岁,是位老党员。饭桌上,胡正田经常讲讲他的红色记忆。一提及中共新泰县第一次代表大会选址老瓜峪,老人家总是一脸满足的模样,眼中闪过荣光。
胡英刚说:“那也是我们心中的光荣。”
“孩子们比我们这一代……好了!”刘财元没把“强”字说出口,但他相信年轻人的努力和能力,更相信时代给予的红利。
“每个人都会在国家快速发展中获益。”胡国廷说,“以后的发展还会更快!”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边良 刘晓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