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个小麦新品种亮相德州陵城育种基地,超强筋品种济麦44受青睐

2021-06-01 16:02:04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交流会现场。

5月29日,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与山东鲁研农业良种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黄淮冬麦区北片高产优质节水小麦新品种培育”和“绿色超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44示范推广”项目交流和新品种观摩会在德州陵城召开。

位于德州市陵城区神头镇的山东鲁研农业良种公司陵城育种基地,集中展示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6家参加单位选育的63个小麦新品种。

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淮冬麦区北片高产优质节水小麦新品种培育”项目负责人,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刘建军汇报了项目总体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他说,项目实施以来选育出一批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其中育成的超强筋品种济麦44、高产强筋品种泰科麦33、邯麦19、山农25 等新品种,累计推广2374.5万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超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44示范推广”项目负责人李豪圣研究员汇报了项目产业化进展情况。项目成功构建了以“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培育+配套栽培技术研制+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为核心,以“科研单位+种业企业+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粮食生产合作社等)+粮食企业+加工企业”为依托的优质强筋小麦全产业链开发模式。目前,项目在潍坊市寒亭区、济宁市兖州区、滨州滨城区等地建立了高标准生产基地,实现了济麦44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开发。

观摩会现场。

位于德州市陵城区神头镇的山东鲁研农业良种公司陵城育种基地,集中展示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淮冬麦区北片高产优质节水小麦新品种培育”项目26家参加单位选育的济麦、山农、泰科麦、中麦、邯麦、石麦、冀麦、晋麦系列等63个小麦新品种。同时,还集中展示了山东省农科院小麦育种成果:功勋品种济麦22以2020年秋播1262.73万亩继续位列我省小麦种植面积第一,2018年通过审定的绿色超强筋小麦品种济麦44以428万亩一跃成为全省面积最大的强筋品种,另外还有2020年刚刚通过山东省审定的高产品种济麦38、济麦70和强筋品种济麦106,国审高产品种鲁研128、鲁原118,抗旱节水小麦品种济麦60等共20余个小麦新品种。

观摩会现场。

其中,高产矮秆大穗抗病抗逆小麦新品种济麦38成为观摩会一大亮点。据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宋健民介绍,济麦38产量三因素协调,产量比对照济麦22增产4.0%,亩产最高达837.1公斤,高产稳产。该品种具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植株比济麦22矮5-10 厘米,茎秆粗壮,抗倒伏;二是穗大穗多,在山东省区域试验中平均穗粒数41.7粒,比济麦22多6.4粒,平均亩成穗42.3万,2020年在平度、淄博生产试验中,亩成穗超过45万穗,实现了大穗品种亩穗数的突破;三是抗病抗逆性好,今年白粉病、锈病普遍发病比较重,但济麦38基本没感病。接种鉴定:条锈病免疫,中抗白粉病,中感赤霉病。茎叶穗深披蜡质,节水抗旱性好。抗寒性好。

小麦育种基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总体专家刘录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黄淮冬麦区北片高产优质节水小麦新品种培育”项目集中展示的品种有优质高产、节水高产、优质节水高产,还有优质抗病高产,类型多样,能够满足我们黄淮北片不同生态区域的生产需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济麦44,这个品种把强筋优质跟高产很好地结合起来,集高产、强筋、抗病三大优点。同时,济麦44的推广通过育种单位作物所与龙头企业鲁研良种公司进行科企融合,打造了一个加快成果转化的好模式,非常值得推广。济麦44的推广对促进我国小麦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种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通讯员 刘佳

责任编辑:薛程程    
立即打开 扎根基层 三农挚友 第一时间阅读农村大众